第一百八十八章:天津三卫

正统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沿河间府东光,沧州,静海三县一路北上,刘建,韩雍一行人到达顺天府外围,天津卫。

天津是一座因运河而兴起的城市。

隋时修建大运河,天津所在正是南北运河的交汇之地,所谓三会海口,便在于此。

唐后,天津开池煮盐,建有盐仓,辽时在武清建有榷盐院,金时在此设直沽寨管理。

元时改为海津镇,设盐运,漕运转运使管理。

而天津真正的崛起,是建文二年,朱棣由此南下靖难,后朱棣感念于此,又因迁都京师,便在此设立天津卫,后又陆续筑城建立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天津三卫由此设立,不仅拱卫京师,也成为南北运河商贸集散地。

如今天津不仅是南北运河的商贸基地,由卫河直通大沽口也可由海路,直通长江口,只是这条海路并不兴盛,大部分航运都是由大运河负责。

所以天津也成为了南北客商,客运汇集之地。

看着天津码头繁忙的场景,又看了看北岸的三座以品字布局的三座天津卫城,以及南岸和西岸繁忙的商铺,街道。

刘建暗暗感叹。

虽然明庭并不重视商贸,但也没有阻止天津的商业地位啊。

作为如今大明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大运河可谓承载着如今大明南北连通的重则。

官方的漕运,民间的商贸,都会通过大运河进行沟通。

实际上大运河并非是隋朝才开始修建的,大运河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吴王夫差之时,吴国曾修建胥溪,邗沟,黄沟三条运河,再配合原有天然河道,湖泊,吴国可以一路北上跨过长江,直达淮水。

而这之中的邗沟,便是大运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连通长江和淮河的重要通道。

至汉顺帝时期,会稽郡太守马臻,纳山会平原三十六源之水,兴建了鉴湖,西过西小江至钱塘江边的西兴渡口,沟通了钱塘江航道,向东一条过白米堰,曹娥堰后到曹娥江东经上虞,至姚江可达明州,西北则为曹娥江通杭州湾航道,另一条至白米堰往南过蒿坝,沿曹娥江可达嵊州,天台,而后来炀帝在此基础上疏浚,扩宽河道,最终成为了大运河另外一个组成部分,江南河,至此长江至钱塘江也正式贯通。

东汉末年,曹操在中原和河北等地又先后开凿了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和槽渠等河曲,后来曹魏建立,又陆续修通汴渠,贾侯渠,讨虏渠和广槽渠等河曲,后到东晋时,桓温开凿桓公沟,在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相关阅读: 女神的无敌狂医战灵女神的无敌狂医叶青肖莹忆破军狼王女神的无敌狂医离婚吧我累了从西游开始的诸天之旅修罗场里的暗卫女配大道惊仙我在古代当海盗被骗造反的傻白甜他重生了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绑定恋爱指导群后天天翻车[清]娘娘负责躺赢悄然重生在八零年代我是来造福世界的金屋囚娇叶辰夏若雪小说名字异世小玩家阴阳摆渡,我怎么就无敌了替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