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五一章 思考的支点

午餐,然后他找个角落静静思考当前的局面。而在这个时候,当然不会有人过来打扰他,这倒可以让他慢慢梳理。

只可惜像这种纯判断的问题,那真不是那么好梳理的。因为这玩意不像算路,有具体的棋形作为依托,可以作为人类思考的支点。

而“判断”就很难找到这样的支点,就比如李襄屏今天下这手棋,他完全就是凭借他当时的瞬间感觉,凭借他的“职业素养”,他瞬间觉得这样下应该可行,所以他当时就出手了,至于其他下这手棋的理由:没有!

当然喽,像这种纯判断的问题,人类也并非完全找不到思考支点的。

而这其中用得最多的方法,那应该就是道策先生创造的“手割”了------

这也是李襄屏认为日本道策棋圣最伟大之处,把他排进人类围棋历史前3应该毫无争议。

因为他创造的这种方法,为人类解决“判断”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支点。

而现在,李襄屏就准备遵循这样的思路,来重新梳理一下当前的局面了。

只是非常可惜,10分钟过去了,李襄屏并没有找到这样的支点。原因很简单,因为像“手割”这种方法,它是有一个缺陷的,或者说有它的局限性。

想运用这种方法,那必须找到一些人类已经完全认可的常用棋形,类似于“定式”那样的常用棋形作为参考,这才能有效的进行“手割”。

只可惜在今天这盘比赛中,却完全找不到这样的棋形,在前面45手棋当中,对局双方完全都是在“不走寻常路”,几乎每个局部都是那种非常罕见的棋形。

“现在该怎么办呢......”

时间来到了中午12点40,就在这个寻找思考支点的过程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李襄屏突然想起真实历史中的一盘棋了。

嗯,这盘棋和今天的对手有关,那就是第一季“人机大战”中,由李世石VS一代阿法狗的第五局。

相信大多资深棋迷都对那盘比赛印象深刻。

第一季人机大战,双方约定一共下五局,前三局李世石惨败,输得没有任何机会,正当人类准备承认“人不如机”这个既定事实的时候,李世石在第四盘扳回一局,这给予人类于希望。

尤其是在第4局结束以后,李世石主动提出第5局自己执黑(第4局李世石是执白赢的,他想看一看自己执黑能不能赢),这就让这最后一盘更加引人关注。

那盘棋的最终结果当然是毋庸多提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最后是李世石输了,只不过在现在,李襄屏却想到另外一个细节:

“嗯,虽然两盘棋的具体下法和局部棋形完全不同,但从整体格局上来看,至少从前50手棋的整体格局来看,今天这盘......和那盘倒是很有点相似之处呀......”

相似之处在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我比系统更咸鱼上门女婿狂得很变成魔女了怎么办开局签到武当山我有一柄魔神斧娱乐至死的年代非常随便的青春恋爱喜剧谍海孤雁我在刺客伍六七当刺客开局掌控长生天书武当山宋青书我家的僵先生超赖的从炸掉魂环开始的斗罗签到千年我怎么成人族隐藏老祖了三国之重振北疆回到秦朝当皇子回到秦朝当皇子赢高我在古代当奸商游戏开发商求我不要乱来从手游开始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