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6章 推广南洋水稻

离中秋还有两个月呢,金黄色的稻穗就在微风中不断的飘摇。

金黄金黄的,就像是谁在田地里铺了一层金子。

“王爷,这南洋来的稻谷,果然很不一般啊,居然这么早就成熟了。”

王玄策跟在李宽后面,在稻谷收割前,亲自确认一下情况。

因为气候的原因,李宽并没有大量的让人在水田里种植双季稻,只是安排了几百亩用来试种。

这些试种的稻田,秧苗都是在暖棚里育种的,算是节约了一段时间。

要不然,长安城周边,还真不是双季稻的最佳种植地。

如今长安城的早稻都已经熟了,想必安排在杭州和明州种植的应该也差不多了。

“嗯,熟是熟了,不过这稻穗还是不够长啊。”

李宽在大唐还是第一次看到水稻,但是作为农村长大的娃,对水稻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像是后世比较优质的水稻,单单稻穗就长度可以达到十五厘米,甚至更长,并且粒粒饱满,亩产轻松达到千斤。

但是眼前这些水稻,虽然王玄策觉得很惊喜,李宽却是觉得还是不行啊。

这产量,绝对是连后世的一半都不到,撑死了就亩产两三百斤稻谷吧。

“王爷,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听种过水稻的江南商人说,我们的水稻比他看见的任何地方都要长得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王玄策显然不理解为何李宽还是不满意。

“算了,好歹是解决了两季种植的问题,一年下来也有四五百斤的产量,比粟米还是要强很多的。”

大唐的水稻,哪怕是南洋的稻种,跟后世的杂交水稻还是没法比的。

这么一想,袁院士还真是大功臣!

“那属下就安排人手明天收割了,需要邀请户部的戴尚书一起过来看一看吗?”

王玄策很清楚李宽推广水稻种植的目的和决心。

这早稻已经熟了,虽然晚稻的秧苗还没有开始插,但是几乎可以预见双季稻是确实存在,并且可以在大唐推广的了。

“嗯,也给房相和温相送一张帖子过去,看他们是否感兴趣。”

要让水稻以最快的速度在大唐普及,李宽不准备采用推广菘菜的方法。

实在是粮食太重要了,而这个年代的粮食产量又实在是太低了。

普通农户的抗风险能力非常的低,一有饥荒就得出灾民。

……

&ems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盖世医婿林炎北朝求生实录修仙路人君无武江湖舌尖上的求生游戏我是站在大明星身后的男人现在我很好福满农门重生青梅逆袭记缘起无限的千貌魔神虚妄之证我能无限复制天赋诡异复苏世界的封灵师盖世医婿林炎柳幕妍诡秘系统进行时中世纪崛起叶安诸天大道图成为白月光界的耻辱后跃动的青色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