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山海(四)

将豪格削爵议罪,杜绝了这个政敌反攻的可能。待内事完全稳固了,多尔衮的眼光自然而然再度转向了外头。

三月上旬,吴三桂奉崇祯帝命令入关勤王,将关外宁远等六城尽数抛弃。过了几日,情况被附近清军发觉,迅速出兵占领了这些土地,又赶紧向清廷报告关外明军闻风而遁。事出突然,多尔衮感到很蹊跷,联想到了此前鄂尔多斯部的报信与顺军的浩大声势,判断能让明军壮士断腕做出放弃经营数十年的土地的举动,一定是与顺军进逼北京有关,“遂下令修整军器,储粮秣马,俟四月大举进讨”,准备伺机渔利。

四月初四,恰好与曝尸数日的崇祯帝入殓下葬、吴三桂中途变卦折返同一日,清国大学士范文程向多尔衮进呈了趁机进军关内的奏章。范文程是辽东汉人,世代官宦,早年为沈阳生员,被当时尚为后金的满洲兵掳掠从而投效努尔哈赤,此后屡次献策对抗明军,逐步受到重用。又深受黄台吉信任,职掌颇多政务,位高权重,堪为清国汉臣之首。

身为汉人、熟知汉事兼具战略眼光的范文程在奏章中建议多尔衮抓住明军势蹙的良机迅速进兵博取关内地盘,而且明确指出形势易变,清军现在“虽与明争天下,实已流寇角也”——此时无论范文程还是多尔衮都还不知道北京已被顺军攻克明廷上个月就覆灭了,依然将大明视作主要敌人,但是在战略层面已经将大顺的威胁置于大明之上。此外,奏章内容还提到了具体军事安排,即“进取中原”为长远目标,“直趋燕京”则是此次进军的首要任务。这也是清国上下长期以来的共识,清国虽说屡胜明军,但体量终究难比大明,若贪多妄图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只能反受其害,所以分步走才是妥当做法。毕竟对当下的清国来说,纵然只拿下北京,也足称奋三代余烈,厚积薄发得来的重大战果了。

多尔衮刚斗倒豪格等政敌,迫切需要一场军事行动转移国内注意力以及争取一份大战功稳固自身权威,内心十分赞成范文程的观点。不过,他还是比较谨慎,暂时没有公开对此做出反应,范文程于是去盖州汤泉养病了。

过了两日,多尔衮听说北京失守,不再犹豫,瞬间感到向关内进军刻不容缓,将刚刚抵达盖州的范文程连夜叫了回来,讨论军事。范文程当然极力主张发兵,且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规律判断兴起过快的顺军大有可能尚未完成立国所需诸项秩序规制的建设,其本质还是松散的流寇,这样的对手全凭一口气坚挺至今,一旦受挫,没有强有力的制度约束管理,气势必然一泻千里,是以“可一战破也”。

范文程的话让多尔衮坚定了入关的信念,两人继而论及往后的战略布局。范文程提出要分三步走,一为取关东土地,二为夺得北京,三为进取天下。取关东土地,是满洲人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浴血奋战的目标,数十年的未竟之业,却短短几日就在多尔衮的手上完成,不得不说是多尔衮的运气。夺得北京,则是多尔衮与范文程对于此次入关的共识。而第三步,纯属多尔衮的愿景了。

范文程亦知按清国目前的实力,谈进取天下为时尚早,又不忍打击多尔衮的勃勃雄心,便轻描淡写说道:“国家止欲帝关东而已,若将统一区夏,非乂安百姓不可。”打了个官腔。然而,这样的话听在如今摩拳擦掌的多尔衮耳中,激励不减,出兵大明之事遂敲定。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 医妃捧上天白晚舟南宫丞白晚舟南宫丞江南破军狼王云宁儿萧凤轩狂猛战神就为活着破军狼王林若兰江亦琛顾念绝代战神破军狼王小马等我有钱以后燕都风起陈放司徒灵儿惊世古医慕朝烟墨玄珲狂猛战神王猛范兵兵诸界旅行记无双赘婿沈默沈默苏婉瑜.无敌大人物我的眼睛通晓忍界次元工作室惊世古医叶不凡秦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