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节 克隆人的秘密(三)

,也就用不着联邦进行销毁了。

虽然联邦在进行大规模克隆之前,就已经着手从法律,从社会道德上都将克隆人置于工具的位置,但如果当真将这种实际与人类没有什么差别的生命进行大规模销毁,心理上还是很考验接受程度的,再说克隆人的主人们,有出于成本考虑的,也有的产生了一定感情,从工具变成了宠物。养过宠物的人都知道,虽然彼此间地位是不平等的,但主人一般不愿意主动亲手杀死它们。

所以当克隆人出现不治之症时,联邦考虑公民感受,对市民们不申报销毁,而是偷偷放逐,并未非常严格追究。其实也不是没追究过,但某一年查得太严,最后是联邦自己出钱将那些未销毁的克隆人进行的销毁。为此有议员提出过议案,要求修改法律,凡是该销毁克隆人却未予以销毁的公民,应处于刑事责任,而不是仅违反克隆人管理条例,不痛不痒的罚款了事,罚的钱还不够联邦销毁的成本呢。

但这个提案却受到了上至富豪,下至市民的联合抵制,上者应该是为了成本的原因,如果严格执行这一条到刑法的程度,那么每个矿星上都要建设销毁室和销毁装置,以及与之相配的一切,包括心理医生来缓解销毁工作员的心理情绪,并被列入开采资格,就像旧地球时代对企业的安防要求一样,资本家们不想付出这些成本。他们喜欢的是,克隆人用不着了,放逐到矿星的野外去,多省事。

市民们就复杂了,但前面说的宠物情节是影响因素之一。总之一场抗议后,该议案不了了之,克隆人管理局的执法队伍在这问题上也不再严格追究,否则销毁工作和销毁的成本就会由他们负责。

于是,被判断生了重病的克隆人至少还能活一段时间,不用提前结束他们的生命。

只是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当克隆人到了城市之外,死亡率固然是奇高无比,但也有一些活下来了,不治之症神奇的好了。

还有一些从事危险工作的克隆人,在工作过程中也突破了基因的限制,成了逃跑的工具,这些成功的脱逃者与那些放逐的克隆人混杂在一起,组成了现在的克隆人聚居点。

正如摩根所说,生命会自动选择进化的方向,目标是基因更自由,更适合生存,最终会打碎被创造过程中,联邦和资本家们为他们设置的枷锁。

生育能力的恢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恐怕也是出乎联邦意料之外的一步。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两位不要克隆人恢复生育能力的事宣扬出去,尤其不要向克隆人管理局报告。”摩根摘下眼镜,仿佛鼻梁承受不了重量。

“因为克隆人已经恢复生育能力,而且就我了解,这绝不偶然现像,也不是才发生的。克隆人在被创造时,联邦通常有意把他们预置成了偏科能力的低能儿,他们在某一方面突出,在另外的方面就完全是低能。这也是这些克隆人在放逐后聚居在一起,却并没有危及到联邦什么的原因,大量的偏科能力,并且还同质化,缺少互补型。一个正常的社会要发展,应该是各种人才互补,共同建设,克隆人在这方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