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外国的月亮圆?

迎接萧氏夫妇到来一样,还是由孙夫人、杨杏佛他们欢送前者到泊在吴淞口江面上的“皇后”号轮。

萧伯纳在魔都的“快闪”之行,在留下自己足迹的同时,也留下了其散见于各报的思想。诚如2月19日许杰《绅士阶级的蜜蜂》一文所写:“萧伯纳是英国绅士社会的一只蜜蜂,他有刺,他也会酿蜜;不过,他所酿的蜜,却是甜中带酸的。”

周守庚则在《萧伯纳在魔都》一书序中说:“萧在魔都不到一整天,而故事竟有这么多,倘是别的文人,恐怕不见得会这样的。”

秦月在见到萧伯纳之后,和王舒一起回到秦府,晚餐时她显得很兴奋,叽叽喳喳,说着一天的见闻。

秦笛皱眉道:“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值得这么大张旗鼓地迎接?别忘了,咱家也有两位诺奖得主,加起来得了多少大奖?比一个萧伯纳强多了!也没见你崇拜得五体投地!”

秦月泄了气,却依然辩解道:“那不一样。”

秦笛道:“有啥不一样?难道外国的月亮更圆?”

王舒打着哈哈道:“不同领域的获奖者,都很伟大,但又有所不同。”

秦笛轻哼道:“诺贝尔文学奖,跟和平奖一样,都不怎么值钱!”

这下子,秦月和王舒都不同意,开始跟他辩论起来。

这年月的诺奖,在国人心目中地位很高,不像若干年后,文学奖跟政治有牵连,和平奖更是臭大街。

秦笛懒得争论,吃完晚饭,便上楼了。

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自己说的未必全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确有很多水货,但也有一些不错的文学家,不能一杆子全部打死。

但是,把文学分成三六九等,这和文学理念完全背道而驰。文学不同于体育比赛,作家应该拒绝被转变成‘机构’,被打上各种政治标签,哪怕是以接受诺贝尔奖这样令人尊敬的荣誉为其形式。

1933年春天,中国出了个令人悲哀的笑话,那就是传说中的“128个鬼子闯热河”!

其中的关键人物是热河省主席汤玉麟。

汤玉麟字阁臣,1871年生于辽宁义县一个贫苦人家。少年之时因家贫无钱读书,自幼给富人家放牛、放羊,稍长给老板赶车,为雇主运输货物往来于朝阳和阜新之间,因其身材高大,能力举数百斤,因而远近皆知。

汤玉麟在一次外出运货归来时途遭土匪打劫,因势单力薄吃了大亏,一怒之下到大凌河投奔苑四、苑五兄弟,当了绿林好汉,开始打家劫舍的土匪生涯。

相关阅读: 残陆莞嫡我在六扇门当差的日子我的七个女徒弟风华绝代末世远征影帝现任是前妻我的躯体留在未来我打的就是主角只为你一世迷离电网大师帝师王翦继承亿万家产从失忆开始仙朝不朽武途你是我的东南西北虞书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我真不是绝世天才报告少帅,夫人忙着摆地摊有了空间以后